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从媒介技术演进看博客
时间:2023-06-16 14:44 点击次数:164

  论文提要: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人类带来了一次全新的交流模式的构型。从印刷术到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浸透着人类关于交流的渴望。保罗·莱文森认为一切媒介都是“补救性媒介”,补救过去媒介之不足,让媒介更加人性化。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被人们称为继bbs、及时通讯工具和电子邮件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本文从媒介技术演进的角度,运用“补救性媒介”的理论分析了博客与传统媒体和其他三种网络交流方式的区别,试图探究这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弥补了以前媒介的那些不足,又满足了人的哪些交流愿望,以及这种媒介形式自身的缺陷和地位,以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新的媒介技术的演进,而不是盲目的信奉和推崇。

  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浸透着人类渴望突破自身交流困境的努力,而每一种新的媒介技术的普及和使用,都在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构型。

  从实物传播到口语传播,从书面传播到多媒体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传播,媒介的每一次发展都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近年来,一个新兴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技术——博客,通过网络世界不断地张显着自己的威力。由其发端的大事件此起彼伏,从克林顿性丑闻案、《60分钟新闻》栏目终身制主持人丹·拉瑟的辞职、《纽约时报》总编因编辑丑闻下台,都要拜博客所赐;2004年美国《纽约时代杂志》刊登了一幅颇具讽刺意味的封面照片,两位报道总统大选的大牌记者守在美貌动人的博客安娜身边,看她在博客上报道大选,并在其封面文章中称:“博客在此次总统竞选中的表现相当的出色、风趣并且是游击式的。这对于传统的政治报道是一种损害还是一种颠覆?” ②在伊拉克战争、“911”事件和东南亚海啸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博客的报道因其真切、及时、全面和平民性让人们一时间对其心向往之,甚至肃然起敬。

  博客究竟为何物?它作为一种互联网上新兴的交流技术,与在此之前的技术到底有何区别?本文将从媒介技术演进的角度来分析“博客”,希望探究新的媒介技术发展与解决人类交流困境的关系问题。

  关于“博客”概念的定义不一而足,下面列举的一些定义在国内外比较著名,也相对达成了共识。虽然描述各有不同,但都围绕着博客自身的特性,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我们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媒介技术形式的认知。

  《网络翻译家》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 ③

  《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 (Peggy Noonan)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④

  《市场术语》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⑤

  戴维·温伯格是著名的网络思想家,他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 ⑥

  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这样解释:“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 (we 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⑦

  方兴东在《博客宣言》中解释:博客们……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⑧

  孙坚华的解释是:“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 ⑨

  通过这些定义我们可以清晰地总结出博客这种自我出版方式的特征。简言之,博客为每一个互联网用户提供了便利的个人出版形式,因为它给人们提供了“零壁垒进入”,具体来说就是,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任何互联网的用户都可以不需要成本的在网上申请自己的网络空间,不需要任何特殊的网络知识,就可以构建自己的博客网站。在那里你既是作者也是编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编辑出版自己的版面。

  2001年底美新闻传播学教授Dan Gillmor到清华演讲,将博客概念引入中国。在中国,这一概念经由王俊秀将其翻译成为“博客”,在中文里它既作为动词用,也这样一种新兴的出版写作形式以及运用此方式写作的人。

  目前博客网站存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类似于博客中国这样的博客托管中心或者叫做博客门户网站,它向普通用户提供方便简易的博客空间,个人只需注册就可以获得自己的网络空间;另一类是独立的个人博客网站,它需要个人具有一定的网络技术。这类博客网站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一些以新闻为主题的个人博客网站,如德拉吉博客网站等。

  一、电子邮件;它注重的是私人间的信件交流,针对于具体的交流个体,是一个点对点传播方式。它满足了人们对于信件传送的速度、容量、多媒体等形式的要求。

  二、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它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私人性的即时通讯,它满足了人与人之间跨越时空的即时交流欲望;

  三、bbs等网上论坛;它是一个跨越时空的网络社群。它满足了人们关于某个共同的兴趣点与多数人一起交流的欲望,也可以说它是自由形成的小讨论组。但个人需要融入其他人预设的框架之中进行发言,个人在这里的言说空间是有限的,如讨论的话题是预设的,每个人发言的内容是要经管理员编辑管理的,并且有些论坛上的内容是分等级对不同的浏览者开放的。

  保罗·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了“补救性媒介”理论和“人性化趋势”的演化理论。一切媒介都是“补救性媒介”,补救过去媒介之不足,使媒介人性化,因而个人有能动性,能够主动去进行选择和改进媒介。同时他认为在媒介演化中,人有两个目的或动机。一是满足渴望和幻想。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使之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极限,以此满足我们幻想中的渴求(因此,埃及的圣书文字、希腊的拼音文字和电报,都按自己的方式,使词语延伸了千万年、千万里)”。二是弥补失去的东西,“整个的媒介演化进程都可以看成是补救措施。因此,因特网可以看成是补救性媒介的补救性媒介,因为他是对报纸、书籍、电台和电线

  沿着这样的思路,那么博客与之前的其他网络交流方式相比,究竟弥补了以前媒介的哪些缺憾呢?它又如何使得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交流更加人性化,满足了人类怎样交流渴望和幻想呢?

  总结以上三种网络交流方式,我们发现它们既有各自不同的言说情境,如前所述的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和bbs各自限定不同的交流方式;但与博客相比,它们又具有相同的情境,它们解决的是满足了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愿望。而博客却给了人们一片完全属于自我的空间,可以说是一种“自媒体”。不管是邮件还是qq、 msn抑或是bbs,我们始终在不断地与别人对话,甚至难得停下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邮件、即时通讯和bbs的之间的区别就如同与一个人就某个问题交谈与和许多人交谈,与熟悉的交谈和与不熟悉的人交谈的之间的区别一样;而博客的与它们的区别就在于你可以停下来认真地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并把他用“书面”的语言表达出来。

  几千年前,在演说布道时代的柏拉图就认识到文字的力量,他在《第七封信》中写道:“没有一个有智力的人会冒险用语言去表达他的哲学观点,特别是那种会恒久不变的语言,例如用书面的文字记录下来。”他对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清楚地认识到,用书面文字记录哲学观点,不是这些观点的终结,而是这些观点的起点。没有批评,哲学就无法存在,书面文字使思想能够方便的接受他人持续而严格的审察。?

  如果我们说邮件、即时通讯和bbs是互联网上的演说布道,那么博客似乎就更多了“文字书写”的意味。这种“书写”相比较以前散乱的“演说”和“布道”无疑多了理性的思考与完整的表述,也因为如此观点不再随着“演说”和“布道”一闪而过,而是成了后人或他人观点的起点,并接受他人持续而严格的审察,并且在这样的审察中被纠正或是深化。

  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和bbs论坛的交流情境都是直接针对于他人的。在表达方式上,观点的表述是即兴和散乱的。而博客的交流情境则是完全偏向于自我的,你可以用博客记录你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也可以利用这样它一边在互联网上驰骋,一边累积自己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文字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在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里,你就是主编,负责着这里的一切。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这种偏向于自我的个人出版方式下,比起不知是谁的即兴表达,“主编”会更有条理、更加负责、更加严谨。

  网络空间的广袤无垠给我们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同时也满足了我们跨越时空交流的欲望,我们甚至可以隐匿起自己的身份在网络空间中自由的言说,思想的花火也常这里如烟花般的闪现。然而在这广袤无垠的空间中,我们却一直未找到一块自己的居所,在这里精心培育自己的思想花园。个人主页由于其技术难度将很多人挡在了这片花园之外,而博客就像是一扇敞开的大门,将原先的壁垒一扫而光,引领人们进入这片新世界。

  也许人类对交流或传播的渴望是永恒的。无论这种言说情境是偏向于他人,还是偏向于自我,无论是散乱的,即时的,还是主动的,理性的,我们都无从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它们之间只是相互补充而已。与之前的三种网络交流方式相比,博客也只是一个补充,是人对交流渴望的又一种满足,是人性化的进一步伸张。如同我们不能将一种渴望的满足和另一种渴望的满足进行比较一样,我们也不便将博客与其他交流方式优劣。

  在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中,如9.11事件、伊拉克战争或东南亚海啸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博客巨大的声势;我们看到的最震撼人心的图片,最真实的体验和现场的状况,最有力的声音不是来源于传统的主流媒体,而是亲历者们自己的博客网站。

  于是有人开始惊呼传统媒体的没落,诸多传统主流媒体也纷纷撰文讨论:《纽约时报》2000年12月28日发文《博客入侵》;《新闻周刊》2002年5月 13日的发表文章题为:《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华盛顿邮报》在2001年5月16日也发文《博客:生活中的日日夜夜》;《连线日连续发表两篇文章《博客革命》和《博客走向正统》;2002年6月号的《美国新闻传播学评论》杂志发文《博客:网上起义》;同年7月《经济学家》也发文《传统媒体应该拥抱博客吗?》。○12

  但是同时,很多著名的博客新闻网站的新闻来源都来自于传统媒体,例如著名的克林顿性丑闻案,虽然由于德拉吉博客网站的率先报道而轰动世界,但它最初却是来源于《新闻周刊》的一则报道。该媒体的决策层认为这样一条新闻不符合他们对于新闻的选择要求,最终放弃了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克林顿性丑闻案,却让德拉吉网站一夜成名,人们对于博客新闻网站的关注也开始升温。

  可以说,博客在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制度之下,为人们又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连线》杂志称,博客已经成为传统新闻记者的预警系统,提前提醒即将发生爆发的、不引人注目的,但是突发性的新闻。” ○13

  设想,如果传统媒体的记者都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将自己采写的却不被自己的媒体所采用的新闻,都发表在了自己的博客网站上,那将会是怎样一幅让人期待的情景?虽然在现实中,记者开设自己博客专栏的努力遭到了来自传统媒体势力的压制,但由此可见博客新闻网站自身的强大的威慑力。然而博客的兴起真的带来了传统媒体的衰落么?

  美国著名的IT记者和专栏作家保罗·安德鲁斯认为博客的迅速崛起,与传统媒体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博客的流行很大程度是因为和Blogger.com等提供了十分便捷和简易自动的自我出版的工具和服务。○14简言之,博客的迅速崛起根源于它自身的技术特点满足了人们的交流需要,即帮助人们出版个人的文章,赋予人们平等使用媒介的权利。

  当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纷纷成为“权力的媒介”时,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了一片新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却广袤无垠,以致于我们的思想观点在其中就像夏夜的流萤,微光一闪便难觅踪影。而博客则实现了人们将自己的言论在网络中整理出版的愿望,让我们的观点和想法有了驻足和培育的空间。搜索技术的运用,则让人们更容易捕捉到这微光一闪的流萤,一些知名博客的言论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公共言论备受人们的关注。

  综上所述,因为博客,传统的“把关人”往往大权旁落;因为博客,我们都可能成为记者,甚至发行人;“拟态环境”可能被建构得更加多元,更加接近于现实。

  博客的勃兴,代表了媒介越来越尊重个人的趋向迎合了人们的需要,是媒介技术人性化的又一次进步。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博客也不可能代替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大众社会中的媒介生产已经是一种工业化的操作,个人英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承担如此的重任;传统媒体也不会因为博客的兴起而衰落。博客虽然让《纽约时报》的家丑曝光于众,总编辞职,但《纽约时报》永远是《纽约时报》,它仍然是美国社会乃至世界范围内一支不可或缺的声音。

  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家力图阐明的问题。法国哲学家葛兰格尔认为,科学技术革命既能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同时又能给人类带来种种非人性的社会后果。恩格斯认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基本上遵循着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技术进步的脚步伴随着人类从刀耕火种来到了现代信息社会,从雕版印刷到电子出版,从飞鸽传书到卫星通信,人类解决交流困境的努力从未停歇。媒介技术的进步满足了人类一个又一个关于交流的欲望,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让知识从特权中解放出来,让我们可以了解几千年前的文明;电话的发明解决了人们远距离沟通的问题;广播和电视延伸了我们的耳朵和眼睛;互联网的诞生更是让人们在跨时空的交流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弥补了以前的不足,满足了人不断升张的渴望,同样也为下一次的追求和努力埋下了伏笔。博客作为媒介技术的一种也概莫能外。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技术,无论是对于其他网上交流方式或是传统的媒介而言都只是一个补充,它不可能解决人类关于交流的终极问题,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推崇博客的人,一直对于博客世界中的不负责任的言论视而不见。理由便是:有谁会在自己的空间里到处涂鸦呢?然而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谁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利用博客暴料隐私、哗众取宠、博取眼球的人大有人在。没有了把关后的大门外将会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创造了“神话”的德拉吉网站能再造“神话”,而不带来混乱么?

  行为至此,笔者不禁想问,博客之后呢?媒介技术的脚步无疑还会向前迈进,唯一不变的便是在梦想牵引下人类不断的追求和探索的脚步。

  ① 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2003年6月第1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译者序言 P6

  ③ 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2003年8月第1版 中国方正出版社 P36

  ④ 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2003年8月第1版 中国方正出版社P37

  ⑥ 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2003年8月第1版 中国方正出版社P58

  ⑧ 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2003年8月第1版 中国方正出版社P170

  ○10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2001年12月第1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译者序P16

  ○11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第一版 p14

  ?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2003年8月第1版 中国方正出版社 P18

  ? 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2003年8月第1版 中国方正出版社 P21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傲视皇朝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