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光华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2023-06-15 08:12 点击次数:76

  电子化学品是电子信息与化工行业交叉的领域,专业性强,是典型的技术密集行业,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成品率、电性能及可靠性,也对微电子制造技术的产业化有重大影响。因此,电子工业的发展要求电子化学品与之同步发展,不断地更新换代,以适应其在技术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化学品支撑着新能源、现代通信、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微机机械智能系统、工业自动化和家电等现代技术产业。所以,电子化学材料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材料领域之一。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恰逢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国际半导体产业向大陆转移、“大基金”带动半导体产业投资加码,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采购量持续攀升,全球半导体材料将逐步向中国大陆市场转移。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向中国转移、美国对中国科技技术的打压和配套产业链的完善,未来进口替代是趋势所向。

  根据IHS数据显示,半导体和IC、PCB是电子化学品的主要终端用途,其中半导体和IC占据电子化学品市场的主要份额。2021年全球电子化学品的市场规模约为477亿美元,同比增长6%,是所有特种化学品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按终端产品分类,半导体&IC化学品和PC&封装化学品各占一半市场份额。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度,全球使用湿电子化学品的总量达到458.3万吨,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达到209万吨,新型显示领域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达到167.2万吨。2021年度,我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总计需求达213.52万吨,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了36.58%,且未来几年将有大幅度的提升,预计到2025年国内湿电子化学品市场需求将增长至369.56万吨。

  在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拉动下,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逆势实现正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其中新能源汽车呈现持续爆发式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96.9%和93.4%。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5.6%,相较2021年高出12.1%,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其中,2022年国内纯电动车销量为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1.5倍。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动力电池数据显示,2022年 1-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294.6GWh,累计同比增长90.7%。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10.4GWh,占总装车量37.5%,同比增长48.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83.8GWh,占总装车量62.4%,同比增长130.2%。磷酸铁锂电池在短期内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量如下:三元正极材料产量65.6万吨,同比增幅约为48.8%;磷酸铁锂产量119.6万吨,同比增幅约为160.6%;钴酸锂产量7.8万吨,同比下降约为22.8%;锰酸锂产量8.7万吨,同比下降约为21.6%。

  立足安全、追求高性能及最大程度降本的要求下,2022年中国动力(600482)电池领域的创新技术层出不穷,百花齐放,推动电池更加走近低成本、高性价比、安全可靠,其中包括宁德时代(300750)CTP3.0麒麟电池、蜂巢能源龙鳞甲电池、中创新航OS高锰铁锂电池、孚能科技SPS动力电池解决方案、上汽“魔方电池”、捷威动力“海绵系统”、亿纬锂能(300014)“π”电池系统、瑞浦兰钧“问顶”电池、欣旺达(300207)超级快充电池SFC480等。

  化工行业属于我国支柱性行业之一,化学试剂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是生物医药、新材料、微电子、石油、钢铁等先进制造业及传统工业领域的基石,在现代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国家正不断加大自主创新产业(300832)的投入,随着基础性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持续更新,市场对于化学试剂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对产品质量要求亦不断增高,整体推动了化学试剂行业的发展。

  现阶段,国家正不断加大自主创新产业的投入。根据202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1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7,956亿元,较去年增长14.61%,2017-2021年CAGR为12.25%,整体研发投入稳步增加。过去几年,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亦迅速提升,2021年中国位列第 12名,实现连续四年攀升,体现出国内创新驱动经济并逐渐向知识密集型的高级产业转型的趋势。伴随各行业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尖端科学领域不断拓宽,相关试剂产品类别需求不断增多,为化学试剂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袤的市场空间。

  化学试剂品种繁多,几乎囊括了化学物质的所有门类。据统计目前全球化学试剂品种已达到20万种之多,经常流通使用的品种也能达到约5万种以上。此外,同为一种工业品有可能对应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分为不同的品规,从而在制作工艺流程及产品性能参数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因此化学试剂品类复杂多样,其对应的生产工艺亦各不相同。国外化学试剂行业有着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为快速壮大公司业务部门及吸收技术专长,各公司之间的并购和重组活动频繁进行,最终形成由默克、赛默飞、丹纳赫等大型跨国企业所垄断的行业格局。近年来,外企试剂公司逐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纷纷在中国建立分公司以实现本地化转型,更好地满足中国本土市场需求,并通过建立技术服务中心平台、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来推进本土化合作。

  反观国内化学试剂行业,仍处于企业数量多、规模相对较小、整体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发展阶段。在行业发展初期,国内试剂企业多数以作坊形式经营,质控管理较为粗糙,不具备独立自主的研发体系。随着近年来国内科学研究水平飞速上升,市场需求放大且进口替代不断推进,随之亦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高端水平的化学试剂企业,在某些领域已初步实现赶超国外大牌厂商产品质量及性价比的情形。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推广,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提升,动力电池的装车量也随之增长,我国开始进入动力电池大规模化退役阶段,同时面临资源紧张、成本上涨的多重压力,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迅猛扩张。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与上年相比增长67.09%。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9.78%。

  根据SMM调研数据显示,2022全年国内回收废旧锂电共300,258吨(包含电池、极片和黑粉形态的回收废料)。其中,废旧电池回收量68,141吨,占比23%;废旧正极片回收量99,024吨,占比33%;废旧黑粉回收量133,093吨,占比44%,即包括电池粉与极片粉。按照废料类型维度分类来看,2022年国内回收三元废料共188,692吨,占比63%;回收磷酸铁锂废料共94,551吨,占比31%;回收钴酸锂废料共17,015吨,占比6%。

  PCB高纯化学品是以金属或含金属的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分离提纯、化学合成等工艺制造而成的高纯电子级化合物,应用于PCB生产过程,为PCB生产的各个工序提供金属离子源。高纯化学品包括:孔金属化镀铜系列、镀镍金系列、镀锡系列等;PCB复配化学品是以多种不同功能的化学原料,通过使用复配技术、按特定的配方调配而成的配方型产品,主要应用于PCB生产各个工序,起到特定功能作用。复配化学品包括:完成表面处理系列、褪膜系列、化学沉铜系列等。PCB化学品的功能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互连技术,如PCB制作的棕化工艺、褪膜工艺、孔金属化镀铜工艺、镀镍工艺、镀锡工艺、新型无铅PCB表面处理工艺等专用化学品。

  2、锂电池材料是公司在多级串联络合萃取提纯技术和结晶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领先的电池材料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系列产品,具有品质稳定、高压实密度、循环稳定等特点。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有三元前驱体及三元材料系列产品,磷酸铁、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系列产品,钴盐、镍盐、锰盐系列产品等。

  3、化学试剂产品是最典型的专用化学品,是现代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材料,公司在化学试剂的分离、提纯及合成技术工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品包括分析与专用试剂,产品功能主要应用于分析测试、教学、科研开发以及新兴技术领域的专用化学品。

  4、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品即指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过程,主要包括梯级利用、资源再生利用、原材料能量回收利用等。公司可将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通过加工、提纯、合成等工艺,生产出锂离子电池材料,使镍钴锰锂磷酸铁等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公司主要的采购方式有两种:对需求较大的主要原料,由集团供应链中心与品质稳定、供应及时且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签订年度(或月度)采购框架协议,约定交易品类、质量标准、验收及结算方式等事项,后续以订单方式确定当次采购的数量、价格、交期等,分批实施采购;对小宗原料及其他辅料,采用即时订单采购方式,由各事业部的采购部根据生产需要及仓库存量情况以订单方式向合格供应商采购。

  公司的采购定价一般由金属基准价、计价系数、金属含量三个因素决定。其中,金属基准价一般参考上海有色网、期货市场等公开渠道的金属报价,计价系数一般根据金属含量、品位、市场行情、供应商议价能力等因素由双方协商确定,金属含量以第三方检验结果为准。

  专用化学品制造不同于大宗化学原材料制造,由于客户需求的不同导致其生产模式与大宗化学原料制造有明显的区别。不同客户对专用化学品质量、性能指标往往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高端 PCB产品由于终端领域的特殊功能及可靠性的需要,对于PCB化学品的杂质含量、晶体晶型、电性能等方面经常有针对性的要求。因而PCB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一般属于非标准产品,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研发设计,但是在主体生产工艺上,例如分离提纯、结晶、合成、复配等工艺上绝大多数产品的主要生产流程大体相同或相近,生产过程趋于标准化。

  锂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具有定制化特点,下游不同的电池客户或者同一客户的不同订单对正极材料的规格、性能方面一般具有不同的要求。公司生产安排主要以销售订单为基础,同时考虑客户需求情况制定排产计划并进行灵活调整,进行一定程度的备货,保证销售与生产的匹配与衔接。

  公司PCB化学品的销售群体主要为下游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及其它相关配套产业,如印制电路板制造、IC封装、大规模集成线路(芯片)制造等领域。化学试剂的销售群体主要为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及检测部门,化学试剂作为新兴技术领域原料,广泛应用于陶瓷、生物工程、日用化工、石化等行业。锂电池材料的销售群体主要为锂电池制造厂商。

  公司的销售定价由双方协商,结合市场供需关系、市场价格、有色金属网公布价格等因素综合确定。

  公司将资源聚焦于专用化学品及新能源材料,集中资源开拓新客户、重点大客户、通过标杆客户示范作用带动相关客户,老客户进一步深耕合作;同时通过相关行业发展和新市场机会,进行产品优化和细分、新产品研发、配套服务、寻找增量实现业绩增长。

  公司将大力发展以锂电池材料与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为主体的新能源业务,以技术创新作为支撑,以高质量、低成本的经营策略为客户创造价值,做大、做强公司新能源业务。

  公司将与下游客户进一步紧密合作,结盟国内外伙伴和头部客户,并与地方政府加强联系,共同打造行业良性生态圈。

  公司始终坚持以产品差异化竞争力为产品战略方向,将资源聚焦于重点产品、重点客户,培育核心产品的竞争力,突破目标领头羊客户,实现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的双轮驱动。

  公司将继续坚持自主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公司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不断增强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将利用已有的研发成果及项目实施经验,优化研发环境,布局研发平台的开发与建设,积极开展技术项目研发,进一步保持和增强公司技术优势,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提升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将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改善产品质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大对下游市场和大客户的开发力度,持续完善公司服务体系。销售体系将立足于优化服务机制,以产品为载体,建立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向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服务模式。

  公司将在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方面狠下功夫,加快闲置及低效资产的处置进度,尽快回笼资金,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公司将多举措提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存货周转天数,改善公司现金流量,支撑公司良性运转。

  公司将积极适应内外部形势,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营造和谐的用人环境,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新的提升和跨越。以包容的企业文化为依托,吸引更多认同、符合公司企业文化的优秀人才,同时完善岗位职责、人才考核评价、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体系建设,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形成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薪酬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水平。

  公司将继续加强对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管控,严控运营风险,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运营分析,促进公司经营稳步发展;严防信息建设风险,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完善公司信息安全体系;严控安全环保管理风险,确保经营生产安全;强化合规管理,严控法律合规风险;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优化内部控制流程,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升企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保障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铜、镍、锡、键等金属原料,采购价格与金属市场价格具有联动性,本期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主要受金属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的价格变动趋势及市场需求情况,通过活时适量采购,保持合理库存,并与产品销售定价建立联动关系,降低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2022年8月,公司召开废旧锂电池高效综合利用暨高性能电池材料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议,并取得生态环境局的批复(汕市环建〔2022〕12号)。

  2022年8月,公司完成排污许可证重新申请,有效期限自2022年08月26日至2027年08月25日止。

  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取得发明专利 9项和实用新型专利 9项,发明专利分别为氟化亚锡的制备方法、磷酸铁锂正极废料锂的高效回收和电池用磷酸铁制备方法、季铵盐化合物在制备抑制化学镀渗镀的组合物中的应用以及金属层的制备方法、整平剂、电镀液及其应用、铁氧体表面粗化液及其在铁氧体表面粗化处理和金属化处理的应用等,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动力电池、动力装置以及汽车、一种用于电镀或化学镀的挂具以及用于施加镀层的装置、储能电池、电池分容装置、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电池装置、气密性测试装置等。

  专用化学品由于其功能性及应用的针对性,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一般具有较强的定制特征,生产不同产品所运用的生产技术差异较大,同样的产品采用不同技术生产所得到的产品质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别。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模式,核心产品的关键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取得,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业内领先的工艺技术优势。

  此外,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已掌握了如“多级串联协同络合萃取提纯技术”、“固体产品的结晶控制工程化技术”、“有机溶剂的精馏提纯技术”、“化学合成技术”等多项专用化学品生产的关键技术,具备了自主开发多类专用化学品的技术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标准的制定正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公司充分认识到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性,依靠自身的研发实力及多年的技术积累,逐步树立在细分领域关键产品的标准制订的主导地位,进而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公司主持了16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1项英文版行业标准、7项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并参与了7项国家标准和5项行业标准、12项团体标准的制修订,是化学试剂行业的技术领先企业。

  公司制订并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了 700多个产品的企业标准,备案的企业标准数量较多,部分产品在技术指标上达到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的水平。

  公司高效的研发平台是保持技术领先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保障,目前公司拥有以下研发平台:

  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认定,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开展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进行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能够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代表相关行业领域最高研究水平,在业界享有很高荣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是对公司研发管理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等多方面的充分认可,也是对公司多年来投入研发建设的极大肯定。未来,公司将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进一步提升科研整体水平,同时推进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优化整合研发试验资源,实施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强化产学研合作及技术交流,大力培养行业人才,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

  省部级科研平台六个分别为:院士工作站(电子化学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电子化学品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印刷电路专用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在自主研发创新的同时,积极开展与高校合作,注重自身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建立有效的研发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了高效的研发创新体系,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研发平台,提高了新产品的开发效率,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通过联合开发、技术成果转让、人才培养、共建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结合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及丰富的科研资源,实现了技术、人才、资金和经营管理等要素的最佳组合。

  公司从事专用化学品的历史长达40年,定位于专用化学品的高端领域,坚持自主品牌的运营,产品品质已经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华大”、“JHD”商标均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公司品牌除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外,在国际上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是罗门哈斯、霍尼韦尔、美维电子、富士康、宝洁、安利、高露洁、依利安达、惠亚集团等国际知名跨国企业的供应商。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广东东硕科技有限公司获评中国电子电路行业“优秀民族品牌企业”。

  在电子化学品领域,由于电子元器件制造属于连续化、规模化生产过程,专用化学品的质量及性能影响整个生产流程,因此对于电子化学品供应商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牌知名度,如惠亚集团、超毅、富士康和三星等知名企业,对供应商有严格的认证管理。

  公司定位为高端专用化学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和客户维护,公司已拥有一大批合作关系稳定的优质客户,如罗门哈斯、霍尼韦尔、美维电子、富士康、宝洁、安利、高露洁、依利安达、惠亚集团等世界 500强企业或知名的跨国企业。优质的客户资源,可以促进公司稳步成长,是公司销售持续增长的保障,同时也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公司以广州为营销总部,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并在北京、上海、苏州、昆山、成都、厦门、长沙等地设立办事处,辐射海外市场以及国内各大区域。经过多年市场开拓,公司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营销网络。

  目前全球的PCB生产重心已由欧美、日韩和台湾地区转移到中国大陆,我国PCB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我国PCB产业正逐渐从华南的广东、华东的江苏向华中及西南扩展。对于新扩展区域的厂商,其资金相对充裕,对于PCB配套产品的需求不仅限于直接采购化学品,而是希望供应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公司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行业内率先提出“PCB制造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销售服务模式,除了向客户提供PCB生产过程所需的化学品外,还提供新厂的前期规划、流程设计与设备评估、生产与控制技术指引、生产问题分析及解决、生产日常巡检等一系列技术支持。

  公司PCB化学品研发生产技术领先国内同行,在现场服务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更具有本土化优势,具有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实施“PCB制造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提高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232.92万元,同比增长27.99%:其中,本年度PCB化学品营业收入144,419.62万元,同比下降15.05%;化学试剂营业收入39,096.32万元,同比增长27.75%;锂电池材料营业收入129,290.56万元,同比增长318.80%。 本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686.75万元,同比增长 87.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0,684.83万元,同比增长162.3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 372,873.81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176,969.84万元,同比增长12.09%。

  公司始终专注于专用化学品产业领域,发挥公司在技术和经营模式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凭借优秀营收业绩和坚韧抗风险能力,荣登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单,在“综合类企业”中位居第386位。

  在PCB领域,公司连续第十二年荣获中国电子电路行业专用化学品排行榜民族品牌第一名,在新能源材料和医药行业成功开发多款专用化学品新品,获得行业标杆企业的认可与合作;在 5G技术、IC载板、封装制造领域的五步法键合剂技术、图形电镀、褪膜产品药水体系,获得国际知名终端企业认证,并正式在客户端产线量产应用。在化学试剂领域,一直以来荣获中国化学(601117)试剂行业十强企业,并荣获“2022年度中国精细化工百强”、“2022年度中国精细化工绿色低碳发展企业十强”。在新能源领域,公司荣获 2022年度宁德时代供应商大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奖”及高工锂电金球奖“2022年度上游和再生资源企业”,公司循环经济价值链创造与产品品质得到认可。同时,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多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促进构建电池循环经济体系。2022年,公司先后与奥动新能源、松下中国、地上铁等公司建立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关系;与松下四维、太平洋保险、三井住友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签订了四方战略合作协议。

  技术研发能力一直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公司在报告期内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充研发人员队伍,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研发效益,巩固和保持高速在应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本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4.47%。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研发合作及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公司与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共建汕头首个电子化学品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并签订了产学研重要合作协议,通过校企合作,推动电子化学品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同时,通过复核,公司连续6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与“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报告期内取得的技术成绩获得认可,主要包括:“电池级磷酸铁”、“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镀锡添加剂”、“电子电路高性能棕化液系列”及“高密度互联板酸性镀铜液系列”五款核心产品获评为“2022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电池回收技术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一等奖,并被评定为“总体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填孔电镀VCP17药水体系成功开发,PCB通孔的TP能力提升了 8-10%,远高于同行技术水平;氧化铜和五水合硫酸铜通过了SCS Global Services回收铜认证。

  公司践行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携手产业链伙伴,打造循环经济新典范。2022年,公司投资2.47亿元在现有厂区建设年产3.6万吨磷酸锰铁锂及磷酸铁正极材料;公司建成首套多元梯次电池储能系统,标志着公司在梯次工业储能领域规模化应用迈向新台阶;公司1万吨/年综合回收生产线万/年吨退役锂电池拆解分类利用生产项目正式落地。

  公司深刻意识到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在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际,保护环境、回馈社会,为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社会及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福祉,以实际行动担当社会责任。

  公司积极支持高校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奖学金、支持专业竞赛与学术会议,共建就培训基地等形式,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人才强国”战略践行企业责任。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关于开展与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创新种子”公益项目合作,该项目以公益的形式,无偿资助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师生;公司向中山大学化学院优秀学子颁发了“2021年光华科技奖学金”,并支持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举办了“光华科技杯”系列实验技能竞赛、实验安全短视频大赛,及全球性学术交流会等丰富的活动;与汕头技师学院联合共建广东省产业就业培训基地(汕头-绿色石化产业)项目完成了揭牌与签约仪式。

  公司将资源聚焦于专用化学品及新能源材料,集中资源开拓新客户、重点大客户、通过标杆客户示范作用带动相关客户,老客户进一步深耕合作;同时通过相关行业发展和新市场机会,进行产品优化和细分、新产品研发、配套服务、寻找增量实现业绩增长。

  公司将大力发展以锂电池材料与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为主体的新能源业务,以技术创新作为支撑,以高质量、低成本的经营策略为客户创造价值,做大、做强公司新能源业务。

  公司将与下游客户进一步紧密合作,结盟国内外伙伴和头部客户,并与地方政府加强联系,共同打造行业良性生态圈。

  公司始终坚持以产品差异化竞争力为产品战略方向,将资源聚焦于重点产品、重点客户,培育核心产品的竞争力,突破目标领头羊客户,实现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的双轮驱动。

  公司将继续坚持自主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公司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不断增强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将利用已有的研发成果及项目实施经验,优化研发环境,布局研发平台的开发与建设,积极开展技术项目研发,进一步保持和增强公司技术优势,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提升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将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改善产品质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大对下游市场和大客户的开发力度,持续完善公司服务体系。销售体系将立足于优化服务机制,以产品为载体,建立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向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服务模式。

  公司将在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方面狠下功夫,加快闲置及低效资产的处置进度,尽快回笼资金,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公司将多举措提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存货周转天数,改善公司现金流量,支撑公司良性运转。

  公司将积极适应内外部形势,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营造和谐的用人环境,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新的提升和跨越。以包容的企业文化为依托,吸引更多认同、符合公司企业文化的优秀人才,同时完善岗位职责、人才考核评价、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体系建设,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形成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薪酬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水平。

  公司将继续加强对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管控,严控运营风险,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运营分析,促进公司经营稳步发展;严防信息建设风险,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完善公司信息安全体系;严控安全环保管理风险,确保经营生产安全;强化合规管理,严控法律合规风险;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优化内部控制流程,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升企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保障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铜、镍、锡、键等金属原料,采购价格与金属市场价格具有联动性,本期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主要受金属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的价格变动趋势及市场需求情况,通过活时适量采购,保持合理库存,并与产品销售定价建立联动关系,降低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2022年8月,公司召开废旧锂电池高效综合利用暨高性能电池材料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议,并取得生态环境局的批复(汕市环建〔2022〕12号)。

  2022年8月,公司完成排污许可证重新申请,有效期限自2022年08月26日至2027年08月25日止。

  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取得发明专利9项和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明专利分别为氟化亚锡的制备方法、磷酸铁锂正极废料锂的高效回收和电池用磷酸铁制备方法、季铵盐化合物在制备抑制化学镀渗镀的组合物中的应用以及金属层的制备方法、整平剂、电镀液及其应用、铁氧体表面粗化液及其在铁氧体表面粗化处理和金属化处理的应用等,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动力电池、动力装置以及汽车、一种用于电镀或化学镀的挂具以及用于施加镀层的装置、储能电池、电池分容装置、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电池装置、气密性测试装置等。

  专用化学品由于其功能性及应用的针对性,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一般具有较强的定制特征,生产不同产品所运用的生产技术差异较大,同样的产品采用不同技术生产所得到的产品质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别。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模式,核心产品的关键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取得,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业内领先的工艺技术优势。

  此外,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已掌握了如“多级串联协同络合萃取提纯技术”、“固体产品的结晶控制工程化技术”、“有机溶剂的精馏提纯技术”、“化学合成技术”等多项专用化学品生产的关键技术,具备了自主开发多类专用化学品的技术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标准的制定正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公司充分认识到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性,依靠自身的研发实力及多年的技术积累,逐步树立在细分领域关键产品的标准制订的主导地位,进而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公司主持了16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1项英文版行业标准、7项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并参与了7项国家标准和5项行业标准、12项团体标准的制修订,是化学试剂行业的技术领先企业。

  公司制订并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了700多个产品的企业标准,备案的企业标准数量较多,部分产品在技术指标上达到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的水平。

  公司高效的研发平台是保持技术领先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保障,目前公司拥有以下研发平台:

  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认定,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开展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进行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能够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代表相关行业领域最高研究水平,在业界享有很高荣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是对公司研发管理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等多方面的充分认可,也是对公司多年来投入研发建设的极大肯定。未来,公司将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进一步提升科研整体水平,同时推进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优化整合研发试验资源,实施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强化产学研合作及技术交流,大力培养行业人才,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

  省部级科研平台六个分别为:院士工作站(电子化学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电子化学品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印刷电路专用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在自主研发创新的同时,积极开展与高校合作,注重自身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建立有效的研发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了高效的研发创新体系,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研发平台,提高了新产品的开发效率,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通过联合开发、技术成果转让、人才培养、共建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结合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及丰富的科研资源,实现了技术、人才、资金和经营管理等要素的最佳组合。

  公司从事专用化学品的历史长达40年,定位于专用化学品的高端领域,坚持自主品牌的运营,产品品质已经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华大”、“JHD”商标均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公司品牌除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外,在国际上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是罗门哈斯、霍尼韦尔、美维电子、富士康、宝洁、安利、高露洁、依利安达、惠亚集团等国际知名跨国企业的供应商。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广东东硕科技有限公司获评中国电子电路行业“优秀民族品牌企业”。

  在电子化学品领域,由于电子元器件制造属于连续化、规模化生产过程,专用化学品的质量及性能影响整个生产流程,因此对于电子化学品供应商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牌知名度,如惠亚集团、超毅、富士康和三星等知名企业,对供应商有严格的认证管理。

  公司定位为高端专用化学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和客户维护,公司已拥有一大批合作关系稳定的优质客户,如罗门哈斯、霍尼韦尔、美维电子、富士康、宝洁、安利、高露洁、依利安达、惠亚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或知名的跨国企业。优质的客户资源,可以促进公司稳步成长,是公司销售持续增长的保障,同时也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公司以广州为营销总部,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并在北京、上海、苏州、昆山、成都、厦门、长沙等地设立办事处,辐射海外市场以及国内各大区域。经过多年市场开拓,公司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营销网络。

  目前全球的PCB生产重心已由欧美、日韩和台湾地区转移到中国大陆,我国PCB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我国PCB产业正逐渐从华南的广东、华东的江苏向华中及西南扩展。对于新扩展区域的厂商,其资金相对充裕,对于PCB配套产品的需求不仅限于直接采购化学品,而是希望供应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公司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行业内率先提出“PCB制造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销售服务模式,除了向客户提供PCB生产过程所需的化学品外,还提供新厂的前期规划、流程设计与设备评估、生产与控制技术指引、生产问题分析及解决、生产日常巡检等一系列技术支持。

  公司PCB化学品研发生产技术领先国内同行,在现场服务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更具有本土化优势,具有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实施“PCB制造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提高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232.92万元,同比增长27.99%:其中,本年度PCB化学品营业收入144,419.62万元,同比下降15.05%;化学试剂营业收入39,096.32万元,同比增长27.75%;锂电池材料营业收入129,290.56万元,同比增长318.80%。本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86.75万元,同比增长87.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684.83万元,同比增长162.3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372,873.8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76,969.84万元,同比增长12.09%。

  公司始终专注于专用化学品产业领域,发挥公司在技术和经营模式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凭借优秀营收业绩和坚韧抗风险能力,荣登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单,在“综合类企业”中位居第386位。

  在PCB领域,公司连续第十二年荣获中国电子电路行业专用化学品排行榜民族品牌第一名,在新能源材料和医药行业成功开发多款专用化学品新品,获得行业标杆企业的认可与合作;在5G技术、IC载板、封装制造领域的五步法键合剂技术、图形电镀、褪膜产品药水体系,获得国际知名终端企业认证,并正式在客户端产线量产应用。在化学试剂领域,一直以来荣获中国化学试剂行业十强企业,并荣获“2022年度中国精细化工百强”、“2022年度中国精细化工绿色低碳发展企业十强”。在新能源领域,公司荣获2022年度宁德时代供应商大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奖”及高工锂电金球奖“2022年度上游和再生资源企业”,公司循环经济价值链创造与产品品质得到认可。同时,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多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促进构建电池循环经济体系。2022年,公司先后与奥动新能源、松下中国、地上铁等公司建立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关系;与松下四维、太平洋保险、三井住友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签订了四方战略合作协议。

  技术研发能力一直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公司在报告期内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充研发人员队伍,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研发效益,巩固和保持高速在应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本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4.47%。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研发合作及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公司与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共建汕头首个电子化学品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并签订了产学研重要合作协议,通过校企合作,推动电子化学品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同时,通过复核,公司连续6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与“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报告期内取得的技术成绩获得认可,主要包括:“电池级磷酸铁”、“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镀锡添加剂”、“电子电路高性能棕化液系列”及“高密度互联板酸性镀铜液系列”五款核心产品获评为“2022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电池回收技术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一等奖,并被评定为“总体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填孔电镀VCP17药水体系成功开发,PCB通孔的TP能力提升了8-10%,远高于同行技术水平;氧化铜和五水合硫酸铜通过了SCSGlobalServices回收铜认证。

  公司践行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携手产业链伙伴,打造循环经济新典范。2022年,公司投资2.47亿元在现有厂区建设年产3.6万吨磷酸锰铁锂及磷酸铁正极材料;公司建成首套多元梯次电池储能系统,标志着公司在梯次工业储能领域规模化应用迈向新台阶;公司1万吨/年综合回收生产线万/年吨退役锂电池拆解分类利用生产项目正式落地。

  公司深刻意识到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在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际,保护环境、回馈社会,为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社会及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福祉,以实际行动担当社会责任。

  公司积极支持高校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奖学金、支持专业竞赛与学术会议,共建就培训基地等形式,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人才强国”战略践行企业责任。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关于开展与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创新种子”公益项目合作,该项目以公益的形式,无偿资助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师生;公司向中山大学化学院优秀学子颁发了“2021年光华科技奖学金”,并支持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举办了“光华科技杯”系列实验技能竞赛、实验安全短视频大赛,及全球性学术交流会等丰富的活动;与汕头技师学院联合共建广东省产业就业培训基地(汕头-绿色石化产业)项目完成了揭牌与签约仪式。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境外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或净利润10%以上

  本公司2022年度投资设立汕头市光华同创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已办妥工商设立登记手续,已投入资金250万元。本公司拥有对其100%的实质控制权,故自该公司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1)2022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度减少3,663.35万元,主要受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的结算方式及周期差异影响,本年度销售与采购的资金收支净额41,068.78万元,较上年度的资金收支净额47,362.01万元减少6,293.23万元。公司将不断提升经营效率及核心竞争力,加快资产周转及资金回笼,保障资金链的健康运转。

  (2)2022年度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度减少26,510.24万元,主要受本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新增股权投资以及上年度收回项目转让款的影响。

  (3)2022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度增加47,573.11万元,主要受本年度期权计划行权收到资本金7,642.63万元及因经营所需融资净增加额4.49亿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公司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差异主要系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处于快速发展过程,营运资金需求增加,且受疫情影响,发出商品结算有所延缓,对资金回笼造成一定影响。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为投资的非上市公司股权,因被投资企业广州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未发生重大变化,采用公司减值测试结果作为公允价值的合理估计进行计量。

  (2)应收款项融资为应收银行承兑汇票,剩余期限较短,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近,采用账面价值作为公允价值。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将资源聚焦于专用化学品及新能源材料,集中资源开拓新客户、重点大客户、通过标杆客户示范作用带动相关客户,老客户进一步深耕合作;同时通过相关行业发展和新市场机会,进行产品优化和细分、新产品研发、配套服务、寻找增量实现业绩增长。

  公司将大力发展以锂电池材料与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为主体的新能源业务,以技术创新作为支撑,以高质量、低成本的经营策略为客户创造价值,做大、做强公司新能源业务。

  公司将与下游客户进一步紧密合作,结盟国内外伙伴和头部客户,并与地方政府加强联系,共同打造行业良性生态圈。(二)经营计划

  公司始终坚持以产品差异化竞争力为产品战略方向,将资源聚焦于重点产品、重点客户,培育核心产品的竞争力,突破目标领头羊客户,实现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的双轮驱动。

  公司将继续坚持自主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公司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不断增强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将利用已有的研发成果及项目实施经验,优化研发环境,布局研发平台的开发与建设,积极开展技术项目研发,进一步保持和增强公司技术优势,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提升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将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改善产品质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大对下游市场和大客户的开发力度,持续完善公司服务体系。销售体系将立足于优化服务机制,以产品为载体,建立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向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服务模式。

  公司将在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方面狠下功夫,加快闲置及低效资产的处置进度,尽快回笼资金,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公司将多举措提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存货周转天数,改善公司现金流量,支撑公司良性运转。

  公司将积极适应内外部形势,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营造和谐的用人环境,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新的提升和跨越。以包容的企业文化为依托,吸引更多认同、符合公司企业文化的优秀人才,同时完善岗位职责、人才考核评价、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体系建设,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形成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薪酬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水平。

  公司将继续加强对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管控,严控运营风险,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运营分析,促进公司经营稳步发展;严防信息建设风险,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完善公司信息安全体系;严控安全环保管理风险,确保经营生产安全;强化合规管理,严控法律合规风险;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优化内部控制流程,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升企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保障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锂电池正极材料存在多种技术路线,目前市场上形成规模化应用的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正极材料。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以及三元电池技术路线成为市场主流,但其他两种正极材料技术路线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同时,以硫基正极材料为代表的新一代材料也在加速研发,未来技术革新将使单一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因此,若未来动力电池主流技术路线发生变化,如其它锂电池正极材料在安全性、生产成本上得到本质改善、新一代材料研发有突破性进展等,而公司未及时掌握相关技术,有效地开发与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正极材料产品,则将会丧失技术优势,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叠加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中应用占比提升、政府对相关产业的各项支持和补贴政策等因素,同行业公司纷纷提出扩产计划,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行业,导致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根据公开信息统计,相关企业磷酸铁锂扩产规模较大,由于产能释放需要一定的周期,预计短期内市场供应仍将保持偏紧状态,但若未来几年相关产能全部落地投产,则行业可能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为大型锂电池厂商,出于供给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考虑,其通常会同时维持多个供应商,各供应商之间需要在产品品质、销售价格、供货能力等方面进行竞争。

  若公司无法在产品品质、技术水平、成本控制、品牌建设以及客户资源等方面保持竞争优势,则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行业未来可能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情况,将会对公司盈利水平及市场份额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PCB化学品行业集中度不高,生产厂商众多,市场竞争充分。如公司未来不能持续提高技术水平、生产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以应对市场竞争,公司存在经营业绩下滑或被市场竞争者超越的风险。

  公司生产的PCB化学品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密切相关,与多个学科互相交叉,相互渗透。工艺的优化和升级、产品的开发和更新、产品性能的提高都依赖于创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对于保持和提升公司市场地位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创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公司未来创新偏离客户的需求或行业发展趋势,或者创新成果转化失败,均会导致公司创新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进而对公司的竞争地位和经营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五水合硫酸铜、六水合硫酸镍、氢氧化镍钴、碳酸锂等,受宏观经济及动力电池行业景气的影响,2022年碳酸锂价格和大宗化工原料价格上涨明显。公司将拓宽原材料进货渠道,实施多元化采购方案,发挥原材料集中采购的议价能力优势,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并密切关注原材料的价格变动趋势,适时适量采购,保持合理库存。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形成一支稳定、高效的员工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制造、销售、研发和经营管理经验,为公司稳定生产、规范运作、技术研发奠定了可靠的人力资源基础。但公司快速发展需要更多高级人才,特别是对高层次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并将成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公司也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问题。尽管公司已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现有人员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同时立足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但如果公司不能按照实际需要实现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可能会受到人力资源的制约。

  公司生产中使用的部分原料、半成品或产成品、副产品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毒性等特质,对运输、存储、使用有着较高的要求。公司存在可能因设备及工艺不完善、物品保管及操作不当、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或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或面临受到安全生产相关处罚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公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性排放物和噪声,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良后果。公司已严格按照有关环保法规及相应标准对上述污染性排放物进行了有效治理,使“三废”的排放达到了环保规定的标准,各项目也通过了有关部门的环评审批,但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相关部门可能颁布和采用更高的环保标准,将进一步加大公司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新能源行业作为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产业,容易受到政策影响而产生波动。一方面,国家政策对正极材料技术路线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如国家将三元材料或其他新材料确定为重点支持的技术路线,则磷酸铁锂等其他正极材料发展将会遇阻;另一方面,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与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息息相关,而国家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销售。因此,若新能源行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动将直接影响行业发展,进而对公司经营状况造成重大影响。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光华科技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亿纬锂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欣旺达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德时代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动力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平洋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傲视皇朝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