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侯立安院士:科技工作者既要做创新的开拓者又要做提携后学的领路人
时间:2024-01-14 08:36 点击次数:166

  侯立安,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为实现科学研究的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20世纪前半叶,为了让中华民族尽快地从列强的铁蹄下站起来,中国科学家们以满腔爱国热情,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著名的土木工程学家茅以升于1937年在自然条件复杂的钱塘江上主持设计、组织修建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钢结构大桥;但为了阻止日寇的进攻,在通车不到3个月后,又亲自将其炸毁,直到抗战胜利后重新修复。时至今日,这座大桥仍然是连接杭州钱塘江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

  从新中国成立到国强民富的新时代,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矢志报国、前赴后继地努力奉献。

  以程开甲、邓稼先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隐姓埋名数十年,在荒漠的戈壁滩用满腔爱国热情换来了国家长久安宁,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

  为实现强国之梦,“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用22年的时间走遍中国西南大山,筑造了大国重器FAST,标定了中国天文学的世界领先地位。

  “嫦娥”上天、“蛟龙”下海和“复兴”速度,既凝聚着科学家们攻坚克难的杰出贡献,也饱含了科学家们的家国情怀。

  审视现在,我们更要不忘报国初心、牢记科学使命,砥砺前行,续写科学家前辈的辉煌。

  80多年前,化学家侯德榜创新性地发明了“侯氏联合制碱法”,开辟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20世纪80年代,屠呦呦打破定式思维,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青蒿素的高效提取,为全世界饱受疟疾折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当前,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不仅关乎社会经济,更是国运的竞争,我们将着眼新时期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以“四个面向”作为指引,勇攀高峰解决中国原始创新不足的现实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早期开展水稻杂交育种试验中,坚持科学的孟德尔遗传规律,排除种种外部困难,经过艰苦的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形成了正确的认识,使中国杂交水稻育种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科技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我们要牢记求实精神,不气馁、不浮夸,脚踏实地地去攻克各项科学难题,为新时代的新发展贡献力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中国知识分子人生价值实现的至高境界。

  在艰苦的年代,一大批“院士群体”等科学家在戈壁滩,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理念,形成了甘于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

  钱学森、钱三强、黄旭华等院士隐功埋名30年为中国国防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

  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价值观向多元化转变,作为社会脊梁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发扬奉献精神,潜心科研事业,引领时代的发展。

  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们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期间,克服种种困难,南迁、西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科学精英,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物理学家束星北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期间仍不忘人才培养;归国学者黄大年在病魔缠身时,仍坚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

  习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为了国家创新活力的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既要做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又要做提携后学的领路人。

  作为新时代科技事业的主力军,我们要凝神聚力以创新驱动发展,胸怀祖国、辛勤耕耘、严谨治学、勇攀高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傲视皇朝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