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教学设计-生物碱类成分-第十章
时间:2023-10-06 11:16 点击次数:93

  1.从对生物碱定义的发展和思考,引导同学用发展和批判性的思维来学习知识,加深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形成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能够根据生物碱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选择提取分离方法,设计合理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具有从中药中提取分离生物碱类成分的操作技能;

  1、理论知识与生物碱提取分离、定性鉴别、结构改造实验教学交叉进行,通过理论课预设情境,提出问题和预案,在实验课上印证预案,学生从中感受科学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2、以紫杉醇、延胡索乙素、黄藤素等研究及应用开发的成功案例,展示国内外在生物碱研究领域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生物碱类成分在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生物碱类成分探索的欲望和热情;

  3、从中药化学角度分析中药乌头、元胡等炮制机理,让同学们从中领悟传统中药炮制方法的科学内涵,坚定中医药的自信心。

  生物碱定义及特点:分子结构中都含有氮原子,大多具有复杂的氮杂环结构;多呈碱性,能与酸结合成盐而溶于水,易被体内吸收;是生物界的含氮衍生物,多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但蛋白质、肽类、氨基酸、B族维生素等不属于生物碱类;植物界分布较广,常以盐的形式存在。

  2、异喹啉类;a、小檗碱类和原小檗碱类,b、苄基异喹啉类,c、双苄基异喹啉类, d、吗啡烷类;

  具有特殊官能团的生物碱:两性生物碱(酚性、酸性生物碱)可溶于酸水和碱水中;内酯型、内酰胺型生物碱可溶于热的NaOH溶液

  生物碱盐溶解度与成盐的酸有关,规律是:无机酸盐水溶性 有机酸盐;

  小分子有机酸盐 大分子有机酸盐;含氧酸生物碱盐卤代酸生物碱盐

  (2)诱导效应 氮原子周围有吸电子基团产生诱导应,使氮原子的吸引质子的能力降低,碱性减弱。(3)诱导-场效应 (4)共轭效应;(5)立体效应;(6)氢键效应 在N周围有基团可形成分子内氢键,碱性增强。

  若影响因素有多个,需综合考虑。通常空间效应与诱导效应共存,空间效应占主导地位;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共存,共轭效应占主导地位。

  一般而言,碱性:季铵碱脂肪胺氮杂脂肪胺氮杂芳环胺酰胺

  1、生物碱沉淀剂:碘化铋钾、碘化汞钾、硅钨酸反应、苦味酸试剂、碘-碘化钾、雷氏铵盐 名称、化学组成、反应现象

  2、Emde 降解:反应机理、应用3、Von Braun 反应:反应机理、应用

  1、1H-NMR: a、不同类型N上质子的δ值:脂肪胺:0.3-2.2,芳香胺:2.6-5.0,酰胺:5.2-10; b、生物碱不同类型N原子上甲基的δ值范围;c、利用生物碱结构式构象和取代基推定。

  2、13C-NMR谱: a、N原子产生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邻近碳向低场移动。一般规律:α-碳γ-碳β-碳。b、N-甲基一般在30-47之间。

  3、MS:确定分子量、分子式,还可以利用生物碱碎片裂解规律推断结构。a、α-裂解:发生在和N相连的α-碳和β-碳之间。其特点时基峰或强峰是含氮的基团部分。b、RDA 裂解:即双键的β位键的裂解。

  一、麻黄;二、延胡索;三、黄连;四、洋金花;五、苦参;六、汉防已;七、马钱子;八、乌头;九、紫杉

  主要介绍麻黄、延胡索、黄连、汉防已、乌头、紫杉中的主要生物碱类成分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药理作用等

  重点:1、生物碱的结构特点;2、理化性质(颜色、溶解度、碱性、沉淀反应);3、提取分离方法(碱提酸沉法、不同类别生物碱的分离、pH梯度萃取法)4、生物碱的检识;

  1、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对中药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已有较多了解,为本章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从同学们的专业对口特点分析,同学们可能对与中药药性和药效作用相关的知识比较有兴趣,在选择不同类型生物碱的结构实例、生理活性表、提取分离及代表性中药实例时,选择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麻黄、黄连、紫杉、乌头中的代表性成分;

  3、同学们对中药化学实验课有浓厚兴趣,对任课老师和教研室的科研也很关注,为引导同学们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其科学思想的培养,选择由广西地方特色的药材黄藤和本教研室创新的提取分离、结构修饰的实例给同学进行综合性的实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本章内容有较强的逻辑性,贯穿了结构决定理化性质、理化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的逻辑关系,在本章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将重要知识点串联起来。课堂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贯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用引入、启发、分析、练习、讲解、讨论、总结等步骤实施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交叉进行,在理论课上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设置预案,在实验课上印证预案,从中感受科学实验的严谨,感受中药化学研究开发的乐趣。课后提供思考题、学习资料、课外自主学习命题供学生自主学习。

  ①教材:匡海学主编《中药化学》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08)

  ② 多媒体课件:老师上课PowerPoint课件,可供同学们参考,同学们也可以上网下载别的院校优秀的网络课件进行对比学习。

  《中药化学习题集》是由匡海学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2004年07月01日发行出版。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 宁永成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年1月

  通过建立QQ群作为师生网络交流的平台,将课程资料对学生开放,供学生自学时参考使用。

  2、Emde 降解:反应机理、应用3、Von Braun 反应:反应机理、应用

  一、麻黄;二、延胡索;三、黄连;四、洋金花;五、苦参;六、汉防已;七、马钱子;八、乌头;九、紫杉

  主要介绍麻黄、延胡索、黄连、汉防已、乌头、紫杉的主要药效成分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药理作用等。多媒体设计:

  ③在讲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碱性大小时,对各因素影响碱性大小用不同颜色标注给予演示。

  ④在讲生物碱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时,对颜色的变化均用动画演示,强调变色的效果。

  ⑤最后利用PPT将本章的重点进行归类、强调、总结,布置课后自测、学习资料、课外自主设计命题。

  a 乌药碱(苄基异喹啉) b 吗啡(吗啡烷型) c 延胡索乙素(原小檗碱型) d 胡椒碱(吡啶)e东莨菪碱(莨菪烷类)

  利用QQ群作为网络交流平台,结合课堂所给出的学习资源,师生进行良性互动,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筛选,挑选其中部分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课上互动与课下互动交叉进行,及时进行评价,在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

  1、建立QQ群作为课外自主学习平台,将多媒体课堂资源对学生开放,供学生自学时参考使用。

  2、请写出:吡咯烷类;莨菪烷类;吡咯里西啶类;蒎啶类;喹诺里西啶类;吲哚里西啶类;异喹啉类的母核结构

  4、为什么巴马丁呈鲜黄色而延胡索乙素无色?巴马丁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制备成延胡索乙素?

  8、某中药中含有酰胺碱、非酚性叔胺碱、酚性叔胺碱和季铵碱四类生物碱,试设计一流程将之提取分离为四个相应部位。

  12、用巴马丁还原生成延胡索乙素时,如何判断反应终点?为什么?反应结束后加入水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中药化学学科的新进展、新成就,与中药学、方剂配伍、中药炮制、中药资源等相关学科相联系,设计综合性命题,由学生任选一题,分成不同的专题小组,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整理资料、提出问题并分析,给出解决方案,挑选其中有价值的方向开展实验研究。

  1、从学生的出勤情况看,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到达教室,精神状态饱满,表现了对本课程的期待与热情,说明学生对本章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

  2、从学生听课的状态看,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部分学生对醌的结构研究这个知识点感到困惑,注意力不集中。

  3、从学生在互动环节的表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质量看,大部分学生理解和掌握了醌类成分的含义、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等重要知识点。在自主设计提取分离工艺流程时,运用之前学习过的分离方法和技术的灵活性不足。

  4、从实验课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操作能力等情况看,学生在实验课表现出良好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认线、从QQ群上的讨论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互动性强,对学习资料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了若干有意义的问题。

  6、从师生交流情况看,教师亲和力强,学生积极表达,教师乐于倾听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并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师生已经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8、从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表现情况看,大部分学生热情参与,部分学生表现出优异的科研能力。

  解决办法:课堂上随时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主动询问学生对哪个环节有较大困惑,通过复习相关基础知识、课后布置相应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同时适当控制授课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2、学生对学习过的分离方法和技术的应用灵活性不足,不能综合运用于分离工艺流程的设计。

  解决办法:简要复习之前学习的分离方法和技术的关键点,帮助学生回忆不同分离方法和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特点,然后在分离工艺流程的设计讲解过程中,就关键环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将多种分离方法和技术应用其中。

  解决办法:课下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具体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

  本教学设计方案符合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符合中药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囊括了本章的所有重要知识点,将其中的部分知识内容与中药方剂配伍、中药炮制等相互关联,体现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化学研究的良性融合,教学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强,通过本教学方案的实施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和波谱特征,能够针对含有醌类成分的中药开展相关研究,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学生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教学设计方案符合我院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学生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高。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傲视皇朝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