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溶剂萃取_百度文库
时间:2023-07-14 06:44 点击次数:145

  K0-只与T、P有关; K-与T、P和pH有关 K可通过实验求出,而K0不能,可由公式求出。

  思考题: 将青霉素由水相萃取到丁酯相中,其pK=2.75,萃取条 件:pH=2.5,T=10℃,VF∶VS = 1∶1,测得萃取前发酵 液(水相)效价20000 u/ml,平衡后废液效价645.2 u/ml,求分配系数和分配常数

  无机盐——氯化钠、硫酸铵,作用: 生化物质在水中溶解度↓;两相比重差↑ 两相互溶度↓ 例:pen从水相→丁酯中,加氯化钠洗涤, 消除有机相水滴,提高质量和收率; spm的丁酯萃取液 饱和盐水洗涤, 减少spm在水中溶解度;消除有机相水滴;分相容易。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选择与目标产物极性相近的有机溶 剂为萃取剂,可以得到较大的分配系数。

  弱酸性 电解质的分配系数随 pH 降低(即氢离子 浓度增大)而增大,而弱碱 性电解质则正相反

  1. 温度升高则引起互溶的程度增加 2. 降低操作温度会使液体粘度增大,扩散系数减少

  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两相界面上,使表面张力降低。 表面活性剂分子 亲水基团 亲油基团 亲油 亲水

  当将有机溶剂(通称为油)和水混在一起搅拌时,可 能产生两种形式的乳浊液。 乳浊液类型:水包油型;油包水型

  料液经萃取后,萃余液再与新鲜萃取剂接触, 再进行萃取。 第一级的萃余液进入第二级作为料液,并加 入新鲜萃取剂进行萃取;第二级的萃余液再 作为第三级的料液,以此类推。 此法特点在于每级中都加溶剂,故溶剂消耗 量大,而得到的萃取剂平均浓度较稀,但萃 取较完全。

  (1)价廉易得; (2)与水相不互溶; (3)与水相有较大的密度 差,并且粘度小,表面张 力适中,相分散和相分离较容易; (4)容 易回收和再利用; (5)毒性低,腐蚀性小,闪点低,使用安全; (6) 不与目标产物发生反应

  两相互不相混溶的液体(极性不同的液体), 在搅拌或 活化剂等条件的影响下,其中一种液体以极细微液滴分 散到另一相中去,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悬浊液 O/W W/O 水包油 油包水

  在欲分离的液体混合物中加入一种与其不溶或部分互溶 的液体溶剂,经过充分混合,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在溶剂中

  料液:被提取的溶液, 溶质:欲提取的物质 萃取剂: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 萃取液:经接触分离后,大部分溶质转移到萃 取剂中,得到的溶液称为 萃余液:被萃取出溶质的料液

  亲水性基团强度 亲油性基团强度(HLB 数越大) ,O/W; 亲油性基团强度 亲水性基团强度 (HLB 数越小) W/O , 发酵液的乳化现象主要由蛋白质引起。

  ①加热:使乳浊液粘度降低而被破坏(产物热稳定较高 时); ②过滤或离心分离:当乳化不严重时,可采用此法使分散 的微细 颗粒互相碰撞而聚析; ③加电解质:乳浊液常因分散相带电荷而稳定,加入适量 电解质 后可使其电荷中和而聚析; ④使用去乳化剂:去乳化剂为阳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 (2) (3) (4) (5) (6) 萃取过程有选择性 能与其它步聚相配合 通过相转移减少产品水解 适用于不同规模 传质快 毒性与安全环境问题

  例:pen ― T↑ 水中的溶解度↑ ∴ 萃取时 T↓使K↑;反萃时 T↑使K反↑ 红霉素、螺旋霉素― T↑ 水中的溶解度↓ ∴ 萃取时 T↓使K↑;反萃时 T↑使K反↑

  萃取液 (待分离物 质+少量杂质 洗 涤 剂 萃 取 洗 涤 反 萃 剂 待 萃 物 质

  ①pH值:pH低,有利于酸性物质分配在有机相, 有利于碱性物质分配在水相。 ②温度:一般采用较低的温度。 ③无机盐:无机盐的存在,有利于溶质转移到有 机相。

  (1) 稀溶液 (2) 溶质对溶剂互溶没有影响 (3) 必须是同一分子类型,不发生缔合或离解

  则由于A、B的分配系数不同,萃取相中A和B 的相对含量就不同于萃余相中A和B的相对含量。 ② 如A的分配系数较B大,则萃取相中A的含量 (浓度)较B多,这样A和B就得到一定程度的 分离。 ③ 萃取剂对溶质A和B分离能力的大小可用分离因 素(β)来表征。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傲视皇朝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